功夫就要这样做
参话头念佛是谁怎么在静中做功夫?平时生活中怎么做动中功夫?认真看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172rdm21&width=500&height=375&auto=0
功夫就要这样做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用功夫的方法"参话头"。
现在禅堂里面都是参"念佛是谁",可以说每个老禅堂现在都是用这个方法。禅宗从唐朝到现在,所谓的"五宗七派",本来各门各派用功的方法都不一样,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各门各派基本上慢慢都衰退了,没有了。那么到了宋朝时,基本上就剩这么一个参话头的方式。到了目前,说到做功夫的方法,要说临济宗和曹洞宗有什么不同,基本不一样,现在传承就剩这么一个参话头。实际上五家,比如"临济喝",云门和临济都是暴烈;曹洞宗是"君臣配合";沩仰宗"父慈子孝";法眼宗是"藉教悟宗",這些特征到现在基本上都没了,现在禅堂里的用功方式都只剩下这么一个"参话头",所以佛教到现在末衰得很厉害。那么参话头这个用功方式,还是在宋朝,从唐朝到宋朝,四百年就已经衰微了,从宋朝到现在一千年,衰微到不是一般的衰微。唐朝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大慧宗杲说:"人心不古去圣十遥",说现在人的根性越来越差,人的分别心越来越强,开始注意结果不关注过程,那时候一千年前就已经这样,到了现在又过了一千年,变成连有个过程都不知道,就盯着结果。所有现在作功夫是越来越难,现在衰微到都不相信这个法管用,或者说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法,所以这就是现在的问题。
我们现在讲参话头,就从六个方面讲起。首先我们要了解念头是怎么回事,然后看怎么看话头,怎么起疑情,要把看话头和起疑情结合起来,照顾话头,最后讲话头禅和默照禅,大慧宗杲的话头禅和天童正觉的默照禅是如何完美结合的。
一、了解念头
首先了解念头,那么我们的念头在佛教里面是分为五种念头,所谓的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即静念;這五种念头就相当于什么呢?比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来的,现在我们假设生起一个念头:今天晚上吃饺子,"今天晚上吃饺子"是我们生起的一个念头,叫做故生念。我一说今天晚上吃饺子,那么大家马上会起念头,会想是吃素的还是吃荤的?吃素的吃什么馅的?这个馅家里面有什么菜?吃什么面?面粉是不是没啦??第二个念头叫串习念,第二个第三个,后面的N多个叫接续念。所有我们的念头就是故意生起一个念头后,马上会习惯性的生起一个念头,就像眨眼皮一样。我们作功夫现在妄想多,就是功夫没有,我们就是要把功夫替换成串习,這就是作功夫,我们也是利用四种念头,所以我们平常凡夫的串习,是我们原来生活的串习。"今天晚上吃饺子"马上就想吃素的还是吃荤的?还是吃什么白菜的馅的,胡萝卜的馅的,这一个个的念头就叫做接续念,然后想完吃什么馅,又想面粉是不是没有了?是不是要去买了?又想那个超市面粉可能打折呢!那个超市我还有购物券沒有用完,接着可能还想,那购物券还是老张送给我的,没完没了的接续念要這么想下去,,搞不好今天晚上的饺子就泡汤了,没戏了。所以呢,我们会马上别生一个念头,"阿弥陀佛,不能再想了,再胡思乱想今天晚上饺子就废了"别生一个念头,就把前面三个念头给压下去了。压下去以后就开始进去即静念,就开始作功夫了,踏踏实实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吧,老老实实包饺子。
那么我们参禅打坐实际上也是這样,我们修心人,入门之后就要知道做功夫,做功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的管理,把念头管理起来,就叫做功夫。
"故起念者,谓起心思惟世间五欲。及杂善等事。串习念者,谓无心故忆。忽尔思惟善恶等事。接续念者。谓串习忽起。知心驰散。又不制止。更复续前。思惟不住。別生念者。谓觉知前念是散乱。即生惭愧改悔之心。即静念者。谓初坐时,更不思惟世间善恶。及无记等事。即此作功。故言即静。串习一念初生者多,接续故起二念懈怠者,有,别生一念惭愧者多,即静一念精进者有,串习、接续、故起、别生四念为病。即静一念为药。虽说药病有殊。总束俱名为念。
串习、接续、故起、别生四念为病。我们知道前三个念头肯定不好,第四个念头别生念是产生一个惭愧,为什么也是病呢?这就是作功夫的时候要求得不一样,我们平常时候打坐,坐在那里看自己的心,看我的心是善的还是恶的,這就是别生念。它是用大石头压草,不是斩草除根。不让胡思乱想升起。所以别生是善的念,还不是作功夫,真正作功夫的时候是没有善没有恶。所以别生念是用一个大妄想压住前面三个小妄想,也被归纳为病。只有即静這一念是药。
"得此五念停息之时,名为一念相应"。我们人的一日一夜,二十四小时有十三亿个念头,也就是说平均到每秒钟大概是二万个。那么"滴答"大家刚才捕捉到几个念头?这样大家就知道我们的心有多粗了,我们基本上把念头全部都给忽略过去了。如果這五念都停息了,就做到每秒没有念头了。或者一天二十四小时,念头越来越少,你们打坐做功夫有很多年的应该有所体会,现在胡思乱想是不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就表示,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就不再有十三亿个念头了。越来越容易集中。什么时候五个念头都停了,禅宗里面叫前后际断,那就开悟了。
【五念停息之时,名为一念相应。一念者灵知之自性也。然五念是一念枝条。一念是五念根本。复次若一念相应之时。须识六种料简。一识病。二识药。三识对治。四识过生。五识是非。六识正助。第一病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念也。虽复差殊。俱非解脱。是故总束名为缘虑。】
这就是永嘉大师给我们总结的。每一念都有六种料简。有六种排列组合。第一要明白什么是病。第二明白什么是药。第三要明白用什么药对治什么病。第四要明白吃药不能吃得太多,吃多了反而产生病。第五要明白是非,怎么样是对怎么样是错。最后要明白,哪个是主哪个为辅,因为药也有两种。
我们首先看看什么是病。病有两种,我们以前也讲过,我们打坐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昏沉,一个是掉举。缘虑就是掉举,胡思乱想嘛。无记就是昏沉,严重的就打呼噜了。故起念;串习念;接续念;别生念。有两种情况会产生一个缘虑,一个无记。那么这是病的情况。即静念也有两种情况,一个惺惺一个寂寂,下面永嘉大师讲得很详细:
【第一病者有二种。一缘虑。二无记。缘虑者善恶二念也。虽复差殊。俱非解脱。是故总束名为缘虑。无记者虽不缘善恶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此二种名为病。第二药者。亦有二种。一寂寂。二惺惺。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惺惺谓不生昏住无记等相。此二种名为药。第三对治者。以寂寂治缘虑。以惺惺治昏住。用此二药。对彼二病。故名对治】
所谓的惺惺、寂寂。寂寂就是止。越来越安静,叫寂寂。还有我们经常说"某某香!打起精神来!"就叫惺惺。所以寂寂谓"不念外境善恶等事,就是把心安静下来,不去想外面的事。惺惺是让我们打起精神来不会困。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用什么药对治什么病了没有?如果胡思乱想太多,怎么办?要用寂寂,要安静下来。如果快要睡着了怎么办?惺惺!打起精神来!
"【第四过生者,谓寂寂久生昏住,惺惺久生缘虑】第四叫过生。药吃多了。比如说打坐很困了,这个时候还用寂寂的话就会打呼噜、嗑睡了。也就是说胡思乱想太多,用寂寂安静下来。但已经安静下来了,还继续用寂寂,就会睡着会昏沉了。又原本很困,用惺惺打起精神来。精神已经很好了,还继续用惺惺的话,胡思乱想又会起来了。所以药用多了,叫做过生。
【第五识是非者。寂寂不惺惺。此乃昏住。惺惺不寂寂。此乃缘虑。不惺惺不寂寂。此乃非但缘虑。亦乃入昏而住。亦寂寂亦惺惺。非唯历历。兼复寂寂。此乃还源之妙性也。此四句者。前三句非。】
就是说惺惺寂寂进行调整,困了惺惺一点,胡思乱想了寂寂一点。所谓的止观等用,要一直平衡。平常我一直教大家,身体不好就寂寂多一些,多一些无记,实际上是养生。身体好有力气就要惺惺,打起精神来,这样就可以把功夫做得足足的。所以上段话,前三句是错的,只有最后一句是作功夫的正确方法。
最后一个,讲以什么为主什么为辅。我们刚才讲的,多一点无记是养生。惺惺多一些呢?就会产生智慧。因为惺惺一些,分辨率越来越高,观察力越来越强,越来越灵敏。所以你是想要智慧还是想要身体好?我们要的是智慧。所以佛教徒以惺惺为主,但光从惺惺为主,会胡思乱想,不是永续的惺惺,没有智慧。而以禅修这种惺惺方式,在寂寂的基础上,在宁静的基础上,再惺惺,这时候智慧就出来了。
"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这就是佛教的特征。如果是一个外道,也教你打坐,还能给你治病。四禅八定的确是可以治病的。为什么呢?四禅八定是按照世间的三界分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在我们的欲界,有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有初禅、一禅、二禅、三禅、四禅。到了无色界,有空无边、实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所谓的四禅,就是欲界的四个禅,色界和无色界的八个定的状态。境界高低不一样,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从粗心住,修到细心住,再修到欲界定,再修到未到地定,这时候要先出欲界进入色界,从欲界到色界的时候,我们由欲界带来的烦恼,没啦!事实上,我们的欲望越少,我们在欲界的境界越高。欲望少的表现是烦恼轻。我们的问题都来自于欲望重,欲望越重就在越底下。欲界有六重天,四大天王天,他化自在天、夜摩天、忉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出了欲界就进入禅,入禅为什么没法表演?因为你想表演的心是欲望,你一有这个心,就掉下来了。很多穿墙的人想表演穿墙,有欲望,撞死你(众笑)。《水知道答案》那个人,想表演通过念咒,来表现水的排列出现不一样,结果怎么样?欲望一来,水就排列不出来,所以被人说是骗子。这说的是欲望。
我们很多的病,甚至绝大部分的病,都是因为欲望。欲望如果停息了,疾病就不发展了,结痂了。所以四禅八定,定际上就是这个原理。寂寂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入定,但我们不去追求这个。智慧要在折腾中,所以释迦牟尼佛一直修,
一直修到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并没有解决问题,最后在菩提树下,喝了牧羊女的糜乳之后,就这样修,从非想非非想,到无所有,到实无边,空无边,再到色界的四禅,三禅??未到地定,欲界定,细心住,粗心住,再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未到地定……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就这么来来回回修,有人形容这个过程叫上天入地,实际上也是上天入地。就是在这个折腾的过程中,他才开悟,智慧出来了。我们有一本书叫《安住在折腾中》。
第六正助者。以惺惺为正。以寂寂为助。此之二事。体不相离。犹如病者。因杖而行。以行为正。以杖为助。夫病者欲行。必先取杖。然后方行。修心之人。亦复如是。必先息缘虑。令心寂寂。次当惺惺。不致昏沉。令心历历。历历寂寂。二名一体。更不异时。譬夫病者欲行。阙杖不可。正行之时。假杖故能行。作功之者。亦复如是。历历寂寂。不得异时。虽有二名。其体不别。又曰。乱想是病。无记亦病。寂寂是药。惺惺亦药。寂寂破乱想。惺惺治无记。寂寂生无记。惺惺生乱想。寂寂虽能治乱想。而复还生无记。
必先息缘虑,这个地方很重要。令心寂寂,我们平时都在惺惺的状态,为什么智慧出不来?因为只有安静下来才会发现更多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在这里聊天,外面的汽车声我们就听不到,我们如果安静下来,我们打坐的话,外面的汽车就吵死了。是不是这样?这就是作功的方法。所以寂寂惺惺就是一个配合。所谓的止观等用,配合着用,最后总结出来:【惺惺寂寂是】,已经惺惺了就用寂寂就对了;【无记寂寂非】,已经无记了还用寂寂就错了。【寂寂惺惺是。乱想惺惺非】现在胡思乱想多,寂寂为助,惺惺为正。这就是佛教的特佂。
我们佛教徒有一句话"四禅八定出神通"。为什么?一禅,二禅,三禅,到了四禅再往上去哪里了?就是无色界。色界里只有物质,没有欲望,到了无色界,只有意识连物质都没有了。所以一到了四禅,意生身出去了,所以这时候不能上天入地,还有物质障碍的话,那说明可能是死了(众笑)。还有一句话说:"世间之乐莫过于三禅",为什么?应该说四禅更快乐,因为四禅意生身出去了,不住在这个色壳子里了,所以我们人有这个色壳子的时候,最快乐是能到三禅,就这个状态。
我们明白了这一段,念头。了解念头。那么下面我们做功夫就好明白了。
二、参话头的实质
刚才我们讲了,参话头是大慧宗杲在一千多年的时侯,总结的一个用功的方法。当时大慧宗杲就说"去圣十遥",离这些圣人越来越远了。我们说现在的人根性太差,差在哪里?差在现在的人,越来越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实际上我们现代人应该说比古人更聪明。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学习。电冰箱、洗衣机、电饭煲…把我们很多的家务活都干了。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阅藏,去读书,去体会古人的思想,有更多的时间和知识去了解社会。但我们现在越来越差,实际上就是越来越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自古以来,不光是大慧宗杲,很多的圣人都在骂:“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实际上我们不仅不关注结果,连过程都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了,做什么都是奔着结果去的。差就差在我们这种凡夫的习惯、成见、价值观。我们现在的习惯、成见、价值观是什么?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得到最大的利益。绝大部分人还认为这种习惯、成见、价值观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尚方宝剑。我们的烦恼都是从这里来的,不仅让我们烦恼,还直接把我们拉到地狱里去了。大家想一想,把一切约束你们的条件全撤了,警察撤了、法律撤了、戒律撤了、规章制度撤了、良心道德撤了,约束你们的条条框框都撤掉了,你们会怎么落实凡夫这个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得到最大利益这个指导思想?是不是暴力横行,把人杀了,把东西抢过来,互相打打杀杀,活在地狱里面了。圣人给我们建立的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良心,建立了戒律,就把我们从地狱里面捞上来了,捞到文明社会来了。所以知道我们凡夫的指导思想有多可怕了吧。这个指导思想不改,别说是烦恼重重,将来堕地狱也是必然的。
所以佛教这时候就教你了“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指导思想,要用无为法,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那么这个指导思想是不是可以解决我们全部的问题呢?佛教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名词叫做“有求必应好”。比如我们现在许愿:“佛啊,现在让我出门就可以捡到一百块钱”。可能吗?以我们凡夫的指导思想,付出最小的代价最快的得到最大利益,你会去怎么捡?是不是脚还没有迈出门槛,就希望捡到一百块钱。如果按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指导思想,你会怎么捡?出门没捡着,一直一直走,直到捡到那一百块钱。“有求必应”佛没有骗我们,只是我们是凡夫的指导思想,如果我们是圣人的指导思想,有求必应,铁板钉钉。大家可能会觉得一只一直走一直走,这样很傻,但是想一想,我们那一件事,不是一直走,一直扛,才走到今天呢,才扛出成功来的。所以用圣人的指导思想“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来代替凡夫“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得到最大的利益”的指导思想,非常必要。
我们做工夫也是这样,我们再回头看一下,我们的习惯、成见、价值观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是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弄出来的。所以我们做事情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是不是?所以这就是我们做工夫很重要的一个,也正是大慧宗杲所说的人心不古,差就差在这个地方。我们现在只看结果,我们能不烦吗,不堕地狱就很不错了,这就是我们问题的所在。
古代的时候,比如四祖见到牛头法融。四祖问牛头法融如何用功,牛头法融说:观心。这时四祖马上就知道,牛头法融在看心态的生灭。到了大慧宗杲问他的徒弟,你怎么用功?他徒弟说:“观心”,大慧宗杲说,你怎么观心?他徒弟说:“我看心态是善的还是恶的”这里面分别在什么地方?善恶已经在结果上做功夫了。所以大慧宗杲说人心不古啊!开始关注结果去了。这时候大慧宗杲还不能骂他,不能说他看念头的善恶是错的,会断人善根。所以大慧宗杲用了一个让你看话头的方法。看话头是什么?你说话之前的状态。也就是用一个看话头的方法,生生的把你推到前面,不看结果,只能看过程。话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状态,这时候让你看话头,你还说看心念是善还是恶,这时候抽你也可以抽了。让你看话头,你看结果去了。大慧宗杲厉害就厉害在这个地方,这就是他的技巧,生生的把我们凡夫推到圣人那个地方。
宋朝同时期,曹洞宗有一位叫做天童正觉。他提倡一个“默照禅”,就是默默的照在那个地方,让我们不至于昏沉,不至于掉举走。看话头是看念头的生灭,要一直看着那个地方,如猫扑鼠,非常的费劲。默照禅呢,没有那么费劲,那么使劲。看话头就很清晰,这个就含含糊糊。这就是当时宋朝两个人,当时掐得不得了。我们现在的人就把这两个方法,很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叫做“参话头”,既不是“看话头”,也不是“默照禅”。,参话头。
三、如何看话头
那么下面我们看,如何看话头,先教大家怎么看话头。
古代的佛教徒和我们现在的佛教徒不一样,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但现在的佛教徒是在外面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的受益是实际的,现代是在语言上。古代的人聪明是在内在,在心地上,使关注过程。现代人在外面,在结果上。聪明和智慧有什么不一样?聪明人善于解决二元对立的问题,智慧的人就不存在有二元对立,他没有问题可解决。这就是彻底解决问题和局部解决问题。
比如我手上这个笔,有三个按钮,你们都看到了。现在朝我的这一面你们看不到,聪明的人怎么办?聪明人在墙上装一面镜子就看到了,解决了这个二元对立的问题,放一面镜子,叫做换位思考,聪明人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所以解决问题。但这个镜子多少钱?谁来生产?…解决一个问题又产生一堆的问题。所以问题永远解决不完,留下一堆的祸根。智慧就是直接过去看,不光看这一面,还可以看任何地方,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不固定在他的位置上看,我们说得不好听,他就是没立场。有立场他就看不到这一面,想要看到就必须弄镜子。那我现在换一面,不让他看到,怎么办?还得再装镜子,所以一有立场就麻烦了,像杨慧这样到处都可以看。有人说不理,不理的话只是逃避,不是彻底解决问题,彻底解决问题就是不要有立场。大家想一想,生活的问题大多是因为立场,被立场所束缚,还有权威,还被麻木了,被僵化了,所以不得解脱。禅宗的开悟就是要你把立场去掉,应无所
住,所有的住都是立场。《楞严经》里面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应无所住啦!
“
我前几天提出要“认真,别当真”,当真就有了立场;认真,当真。强人!但烦恼重重;不认真,不当真,死货一个,没救了,又懒又馋,还僵化。不当真了,一切都空了,那是不是不用当真了?空过人生!把我们难得的人身给空过了。认真,别当真,这才是智慧的人生,所以我们只认真别当真,认真是过程,当真是结果上。人生是一场戏
佛经上说的用坚固身和非坚固身,坚固身是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价值观、成见,非坚固身是结果上的习惯、价值观、成见。因为过程中的习惯、价值观、成见直接就管着我们的延续性、指导性、决定性,所以坚固身非常重要。我们所修的就是把过程中形成的习惯、价值观、成见代表的业净化到佛一样,所谓的开佛知见,这就是做功夫。
古代人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人是在语言上、分别上、结果上。就是说的世智辨聪,八难之一!具体说就是现在的人越来越关注结果,而把最重要的过程给忽略了。或者说是把我们的摩尼宝珠贱卖了,就是拿我们的坚固身换成非坚固身了,拿最宝贵过程换结果去了。现在很多人只知道有个结果不知道有过程,可怜就可怜到这里了。
看话头,看话头,大家想想我们说话之前是什么状态?刚才说的一日一夜有13亿个念头,就是我们心念生灭。让你看心念生灭就是看、盯着,你有力气你就盯着如猫捕鼠一样,刚才念头是怎么起来的?怎么走的?人家问你《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是什么意思?念头的来来去去嘛。所以看就看这个。有力气你就死死的盯着,不过身体一会儿就受不了,累趴下了。这时,就起一个疑情,就要用默照,默默的照着,用这两个方法结合在一起做功夫。所以,我们说话之前的状态是什么?还是我们念头的一个一个生灭。我们用一个巧妙的方法强行推着你看生灭,不许你看结果,这就是大慧宗杲厉害的地方。
所以,话头就是你还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妄想,这个就是。我们禅宗提出来以无念为宗,有心即错。有心就是落在结果上去了。《地藏经》上说,娑婆世界的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错。所以,起心动念在过程上就是做功夫,在结果上就是打妄想。动念即乖。话头,不用找,你的起心动念,看,就是那个话头。很多人不会参话头,不知道那个话头是什么,就是这个问题所在。话头就是你自己的话头,并不是去其他找一个话头。只要不生心动念,当下就是话头,因为你心念的生灭就是话头,还用找吗?
关注过程就是看话头,关注结果就看话尾上去了。我们的心念只有一个,一就是百分百,我们的心念百分百抢过来时,你身边炸一个煤气罐都没关系。所以全身心盯着你的心念来来去去的时候,这时候话头就是铁扫把,你说什么东西能插的进去?
有人问:“师父,空空的在那里是话头吗?”
答:“那是无记。空空的就是没起心动念,你可能没起心动念吗?只是你心不够细,念头就被你忽略过去了。一直接着细,接着盯,什么时候盯到真是空空,没有念头的时候,开悟了。你要说你开悟了,你死定了。古人说三十年吃这口饭,四十年才有这个份。所以,现在我们心太粗,很多没有抓住。梦有五种,基本上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说“昨天晚上梦见我妈,死去的妈想我了,缺钱花,让我烧纸钱”,非说是梦里的事情。实际上是白天心太粗,没有把念头捕捉到,晚上梦里出现了。”
有人问:“不是每一个念头都捕捉出来吗?”
答:“你想想,一秒有两万个念头。叮当一下,有两万个。我现在叮当一下,你捕捉到几个?所以都被你忽略过去了,心太粗。”所以,把心力都抢过来的时候,看话头就是铁扫把。我们说禅宗里功夫做到壁立万仞,做到如蚊子叮铁牛,达摩祖师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看话头就是全身心的盯到这种程度,离开悟不远了。当年,来果老和尚开悟的时候,在禅堂打七,一天到晚全身心做功夫。开静了,大家去净房小解,他也跟着去,大家尿完了,他去了不知道干什么。开静了,大家去斋堂吃饭,他也去了,他看人家都往嘴里扒拉饭,他也扒拉却不知咽,嘴里满了饭掉了一地。等从功夫里出来后被师父罚抽耳光子,所以他后来立了规矩:斋堂里不许抽耳光子。
做功夫就是这样全身心在功夫里时,就离开悟不远了。我们现实生活中不能这样,一会儿我们会讲在生活中怎么做功夫。你想,如果你开车,见到人家转方向盘,你也转来转去,你这样画龙你后面的人就麻烦了(众笑)。
做功夫、看话头就是抢精力,把所有的力气如猫捕鼠一样,功夫就是铁扫把,一切昏沉妄想全扫掉。就做到壁立万仞,如蚊子叮铁牛。我们禅宗讲的针扎不入,水泼不进,就是这样做功夫。看话头熟了,你看在,不看还在;吃饭在,不吃饭它还在;在禅堂跑香在,坐香在,去睡觉还在;吃饭也不知什么味了,只有这个话头在,习惯了,你这个功夫就算是熟了!熟能生巧,纯熟久了,没有其他的心,没有其他的念,这就是离心意识参了。这就是做功夫,很重要。
四、如何起疑情
参话头就是看话头加上起疑情。
起疑情来自于天童正觉的默照禅。我们常常说的这个疑呀,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看样子,这个疑情很要紧,要想明心见性一定得有疑。刚才讲大慧宗杲的看话头如猫捕鼠盯着看,你试试看,几分钟你就趴下了,体力不支了,怎么办?就用一个疑情吊着它。
“念佛是谁”,大家有没有疑情?有人答“没有”。
“明天早上吃什么”,疑情起来没有?哪个强烈?有人答“有,‘明天早上吃什么’强烈。”
现在的人,明天早上吃什么比我们的生死大事还重要,多悲哀呀(众笑)。“念佛是谁”解决的是生死大事,“明天早上吃什么”解决的是口欲大事,哪个更重要? “念佛是谁”和“明天早上吃什么”可以说是一个样,都是随着每个人的习惯、价值观、成见不一样,会对问题产生不同的疑惑程度和持续时间。生死心切的人,就会对“念佛是谁”产生更浓厚的疑惑和长的保持时间;对不想用功或不知“念佛是谁”是什么的,就会对“明天早上吃什么”产生更强烈的疑惑。所以,“念佛是谁”、“明天早上吃什么”、“拖死尸的是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狗子还有佛性否”这些让你产生疑惑的问题,会随着习惯、价值观、成见不同产生不同的强烈程序。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价值观、成见选择一个问题来问。
我当年“念佛是谁”起不了疑情,我就参仰山在入灭时的偈子:“一二二三四,平目复仰视,两口一无舌,即是吾宗旨”。仰山的宗旨我很想知道,要知道了那不离开悟不远,解决生死有份了,我就拼命的参。我查遍一堆的资料也没查到“一二二三四”是什么,“平目复仰视”又是什么,“两口一无舌”是什么,仰山的宗旨到底是什么呢?因为很想知道,所以这个疑情就起来了,所以我就用这个来参。所以,每一人找一个你感觉最强烈的来参,不一定非要“念佛是谁”。等你慢慢参成习惯了,和“念佛是谁”一样的,只要有个“谁?”一出来,马上云山雾罩就来了。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疑惑。实际上,看话头就是一个疑惑。“念佛是谁”不明白,是不是就是一个疑惑。“狗子还有佛性否”不知道,就是个疑惑。就是让你呆在不明白里,疑的地方。你是不是想如果明白了就开悟,所以很想弄明白。是谁?是什么?一定要去弄明白。但是,你明白,明白到哪里去了?明白到见闻觉知里去了,所以明白的东西都错了,就是让你保持不明白。这时候,就相当于抡起锄头刨地,都想刨出最大的一块。抡起锄头,停,停在空中不许下去。“念佛是谁”,导演喊“咔”,后面的胶片就白了,后际就断了。这一停,我们能不能保持住特别想明白,脑子又不明白的状态?你能不能保持,就看你疑情的习惯、价值观、成见是什么样的。你要是胡思乱想,这样做对不对?行不行?这个疑情是不是就没了。你的疑情一直要保持这么强烈,是不是原来的习惯、价值观、成见要很专注,很容易专注。这样就前际也断了,开悟是什么?前后际断。所以,做功夫就是保持锄头抡起来,停。就是训练这样。为什么要这样?我现在拿起香板要打人,什么时候最可怕?两个人竞选市长,票数一样,我手上还有一票,我什么时候最值钱?举着不投时最有价值。这就是锄头不落地。锄头不落地也就是落任何地方都可以,怎么落都可以。就相当于杯子是空的,能装进任何东西,一旦落地,杯子满了什么也装不进去。我们的习惯、价值观、成见就相当于锄头落地的那个趋势。你们开车,如果我们的习惯、价值观、成见比喻就相当于汽车的重量,现在习惯、价值观、成见没有了,为零,那我们就开了一辆没有重量的车子,一脚刹车下去,车子就可以随便飘了。所以锄头不落地,这个地方不明白,训练我们待在这里,就是这样做功夫。这样做功夫,一直做一直做,做到我们生活中任何时候都锄头不落地,真正到了没有立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可以达到任何立场,拥有任何立场。锄头不落地就是没有被权威,我可以学习前面的任何知识,都能接受。锄头不落地就是不会被麻木,不会被僵化。锄头不落地,疑情的不明白就是训练我们这个地方就是一真法界。我们说学佛,诸佛菩萨住在一真法界。训练我们就在一真法界跟诸佛菩萨一起待着,就和诸佛菩萨一个鼻孔出气,就和诸佛菩萨穿一条裤子,就是净土宗的大光明藏。怎么做功夫?就是锄头不落地,就在不明白处,时时刻刻训练我们都在不明白处。所以,参话头,一个话头就可以把你送到家。
事实上,我们的疑情要想强烈一些,能强烈到可以跟看话头一样,盯着它。当你有体力,我们的疑情就可以强烈到跟看话头一样如猫捕鼠了;当没体力,就可以塘沽一些,一点点疑情照着,在不明白处照着它,就所谓的如鸡孵卵。做功夫就是如猫捕鼠和如鸡孵卵,就看你的体力去调整。
有人问:“这不是那和念头一样的吗?”
答:“本来就一样的呀。所以,现在教你念头的管理方法,就是锄头抡起来,停,停在那里就是往虚空里盯去,盯着一把锄头。什么玄妙都在这个地方了。”
有人问:“疑情就是不起念?”
答:“疑情这个念头是五个念头的过程。我们现在还没有离心意识,就是故起、串习、接续、别生、即静。等你以后这个东西不明白,任何事情一道都是处在不明白的时候,这个就成了串习,就跟眨眼皮一样,任何事情一来我们习惯性的。在禅堂训练的就是让你在生活中,任何事情来了我不告诉你对错、是非、善恶。对错、是非、善恶都是立场。”
有人问:“接招怎么办?”
答:“谁说要接招?很想要接招,想怎么接招就怎么接招。”
有人问:“就是事情来了就不理吗?”
答:“不理是逃避。一开始,没有功夫的时候,你没本事,没办法,不理。现在想理就理,不想理就不理。”
有人问:“就是不理强大到连不理都不理了吗?”
答:“不理还是偏空。以前我们打不过它嘛,只好不理。现在打得过它了,现在我就教你理了。”
有人说:“‘念佛是谁’起来,我不理,就开始打瞌睡,要睡着了。”
答:“你不理就是无记,养生了。有力气就要理它,‘念佛是谁’不明白,保持这个状态。”
现在,把所有的力气、所有的专注力集中过来跟我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咔”,你体会一下咔在什么地方了?咔在念阿弥陀佛这件事情上了。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就是念阿弥陀佛这件事持续不断。刚才让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念阿弥陀佛时,胡思乱想没了吧,昏沉没有了。所以“念佛是谁”停在不明白这个地方。念阿弥陀佛就停在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念阿弥陀佛这件事上。数呼吸就停在数呼吸这件事上。“念佛是谁”停在这个点上,念阿弥陀佛、数呼吸停在这件事上。事情相当于一个团,团和点有什么区别?大小不同。“念佛是谁”这个点大家不容易插进去,念阿弥陀佛这个团大一些就容易插进去。
有人问:“‘念佛是谁’谁?谁?一直盯着它,盯一会儿就迷糊了。”
答:“迷糊了那就是没进去了,所以要抽你,打香板,他就有力气了。迷糊了就是无记,胡思乱想就是掉举。这两个都不能有,所以要打起精神来。”
有人问:“‘念佛是谁’,要盯着看,但不能往下想。”
答:“对,因为不能想明白,想明白就死定了。明白的就是见闻觉知。明白的就‘以有所得故,菩提不善落;以无所得故,菩提善落’。”
“谁?”一来,是不是云山雾罩就来了?保持这个状态,有力气就盯得紧一点。没有力气就云山雾罩一些,保持那个状态,训练自己。这样训练下去,以后任何事情到你这里都不明白,不下结论。因为没有结论。明白了也要装不明白,谁明白谁死定了,因为一明白就是见闻觉知。做功夫就是这样,“念佛是谁”不明白就对了。
在禅凳上,就要不明白,如猫捕鼠,死盯着。
在生活中,“念佛是谁”是卡在这个点上;念阿弥陀佛、数息是卡在这个团上。现在,喝茶就卡在喝茶这件事上;喝下午茶就卡在喝下午茶这件事;一样的,只不过一个团小一点,一个团大一点。那吃饭就卡在吃饭这件事上;睡觉就卡住睡觉这件事上;走路卡在走路这件事上;扫地卡在扫地这件事上;卡在当下本分料草上面。工作卡在规章制度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卡在法律上;佛弟子受了戒卡在法律和戒律上。这个时候,禅凳上会卡,生活中就会吃饭了,就会喝茶了,就会做饭了,就会开车了,就会工作了。所谓的静中功夫就到动中来了。所以,卡就是做功夫,就是在不明白的地方做功夫,就是锄头不落地这个地方做功夫,这就是最最重要的。
这个就是疑情,这个疑可不是胡思乱想、分析、猜测、疑神疑鬼,不是在猜谜语,也不是要找一个谁出来,这都属于妄想分别,都不是疑情。疑情不属于猜测,不属于分别。就是因为不明白,心中升起疑念,一疑疑住,不要再想了,但是一定要想要明白这个地方。因为要想明白就是惺惺,卡在那里就是寂寂,所以一个疑情里既有止又有观,一个疑情就把你送到家了。
我们疑情一开始是靠作意而成,故起念。什么时候疑情就成串习了?功夫做久了,这个疑情就开始离心意识了,就成串习了。这样就容易保持这个疑情。看话头也就是看住这个疑情不失。疑情当前,万念不生,照顾好疑情,不昏沉,不散乱,历历明明,如流水一般,不使间断,昼夜六时,只是一个疑情当头,这个疑情就是要发慧,就是要见性。
五、如何照顾话头
这个就不用讲了。就是有力气的时候,看话头,就盯着它,如猫捕鼠。疑情,就给它强烈的不得了。没力气的时候,就是如鸡孵卵,吊着养养身,身养好了,再接着发猛劲儿看。当我们有体力的时候,我们就如猫捕鼠般地看着每一个念头。当我们体力不支时,就如鸡孵卵地保持疑情在。疑情就是锄头不落地,保持那个状态,训练那种状态。别说开悟不开悟,你以后生活中习惯性的卡在不明白,一切问题都好办了。
刚才,开车你说这些大菩萨都不好对付,为什么?结论都是见闻觉知,因为他们都在因上做功夫,在过程中做功夫,不会给你结论。所以不要想靠对还是错,你历来就是不会,不知道,不懂,管我什么事?要是教你一个办法,那都是死货。所以,明知没办法,不是假的没办法,是真的没办法。到了雪峰义存禅师悟道时,石头说“一从自胸襟流出,将来与我盖天盖地去,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就算现在明一有个办法教你,你学的跟明一师一样,也只不过是个明二,永远不可能学成明一。疑惑要习惯性地保持在不明白、不知道,锄头高高举着,不要轻易下结论。因为下结论就有了立场,你以后就不好做人了。关注过程,不关注结果,一有结果,都是死货。
有人问:“无、空、万法皆空、因果不虚,认真但不当真,事事不动心,不太明白?”
答:“全部都是一样的。空,杯子空才可以装水,装药,装可乐。一旦装了可乐,茶就装不进去了。因果是结果上的业。我们没有开悟的人得到一个好果报,就会欢天喜地,得到一个坏果报就会哭天喊地。开悟的人得的一个好果报,早该来了,现在才来,已经亏了,没什么值嘚瑟的。得到一个坏果报,早该来了,现在才来,撞上了。所以,佛陀三天头疼,他就发现是以前敲了鱼头三下,现在头疼活该。这些圣人因果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凡夫因果来了就来了,没动静了,卡在那个地方,一切都要卡。做功夫不明白,这个最重要。所谓照顾话头,就是惺惺寂寂卡在那个功夫上。”
看话头和默照的完美结合
看话头和默照是同一个时期的,都是在北宋。看话头的倡导者是临济宗的大慧宗杲,默照的倡导者是曹洞宗的天童正觉。现在我们把看话头、疑情、默照结合起来了。当时,两者打的不可开交。大慧禅师激烈的批评默照禅,他说“今年以来,有一个邪师说默照禅,教人十二时中,事事莫管,休去歇来,不得做声,恐落今时,往往士大夫为聪明利根所使着,多是厌恶闹处,乍被邪师指令静坐,却见省力,便以为是,不求妙悟。”
看话头如猫捕鼠一样盯着,要很大体力。默照就可以收缩。大慧宗杲特别强悍,当时,他师父还没死,他就把他师父的《碧岩录》给烧了,说“以后要是流传,瞎却天下人眼目”。大慧宗杲代表很强悍的人做功夫,而天童正觉代表士大夫身体比较弱的做功夫。其实,两者没有好,不好。不要被大慧宗杲骂天童正觉迷惑了,其实他们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天童正觉的后事让大慧宗杲做。他们两个真是锄头不落地。
关键是锄头不落地,要认真别当真。禅堂里要这样,生活中也要这样。我们出家人行无为法就是要认真别当真。所谓的建水月道场,行空花佛事,度幻化众生,成梦中佛果,哪个东西是当真的呀?但要大做特做,就是锄头不落地,但一定要想要刨出最大的一块,把大家吵醒。所以,做功夫就是锄头不落地,大家回去认真思考。
信得及放得下守得住(参话头为什么能开悟)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21f4phe9&width=500&height=375&auto=0
信得及放得下守得住(参话头为什么能开悟)4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21yf1m5n&width=500&height=375&auto=0